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红妆仙子->正文
 专栏新作
 - 红妆:知己的境界
 - 红妆:气质,千钧一
 - 红妆:爱情无须赴汤
 - 红妆:好男人是用来
 - 虚名难舍
 - 有一种感念, 不需节
 - 牵情最是淮海路

 
 
粉面知己

红妆仙子


粉面知己

 

红妆


回想起来,引荐自己得识面条的绝佳好处的,该是母亲。从小知道最好吃的面条是妈妈的手擀汤面。虽然江南主食以米饭为主,可是家里隔三差五的一顿面条,细如挂面也好,宽如裙边也好,总是柔韧细滑,是永远难忘的美味。

 

后来在上海吃到了阳春面,其实只是不带浇头的光面,为了调味加了葱油。那葱可不是美国的大树一样雄壮威武的大葱,而是小葱,江南的杨柳风杏花雨滋润调理出来的柔青软绿,弱质纤纤,我见犹怜的小葱,油里滚过,香气扑鼻。阳春面这个名字非常美妙,容易迷惑人,特别是班里的北方同学,难免会误以为这是比所有浇头面都要昂贵高级的阳春白雪。其实小葱该是面条最好的浇头,制造的一清二白境界,山青水秀的,特别赏心悦目,小葱巧到好处地烘托了面条本身的纯朴风味和柔韧品质,白面又衬托了小葱小家碧玉的清纯典雅,真是相得益彰。

 

从发现自己连最普通廉价的光面也能欣赏的时候,我就自诩面条知己了。面条的涵义,也不断引伸,从形状来说,开始是包括所有细长条的,象浙江沿海出产的鱼面,北方的绿豆粉丝,还有广东的米粉丝,只有方便面除外。后来又包括方的圆的面片和绿豆粉皮,踏上了方方面面赏知己的无悔征程。

 

去新疆游玩,发现饭店吃过的土耳其烤肉,抓饭,手抓羊肉,都可以忘怀,只有一个揪片子汤面让我念念不忘。新疆的朋友们就叫饭店顺便做,可是那只是酱油汤泡的软面片。要吃正宗的揪片子最好去回族小餐馆,回族人讲卫生,店堂还算干净整洁,坐着就可以看见厨房的操作。他们的习惯不是用葱姜炝锅,而是西红柿,然后加白菜片羊肉片煸炒。精彩部分是厨师左手一团面,右手飞快地往锅里揪面片,一时只见雪片纷纷。结果是桌上一大碗白里透红的汤,掩映着拇指大小雪白的面片,上面是青葱翠绿的香菜,梦幻迷离的,总让我想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景色,就这样栩栩如生地演绎在大漠深处的一碗面片里。新疆还有炒面和拌面,面条比筷子还粗壮,豪情万千的样子,都是筋斗拉面的极品。我还是最爱揪片子汤面,面片滑溜柔韧,面汤微酸,原汁原味的醇鲜隽永,回味无穷。

 

刚来美国时,我有一阵租住在一位早年移民的老华侨家里,一同分租的几位也是我们学校的。厨房是公用的,我怕挤,做饭就总是等到晚一点,结果跟一位年长的访问学者同时做晚饭。让我惊奇不已的是,我租住的那一两个月,这位访问学者每天的晚饭都是煮意大利面条,酱油和醋调味,加一把黄豆而已,顿顿如此,他还总是吃的津津有味,俨然珍馐美食。相信他国内起码是副教授级的,资助也决不是吃不起好一点的伙食,他说起过出来给外国老板打工做研究一两年,希望给女儿不久以后出国攒费用。搬出来后我有一次好奇地试着往意大利面里兑了酱油和镇江香醋,一尝居然是酸汤面的滋味,自有一种美妙可口。大概也就只有面条,在成全了一位慈父的苦心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不会厌倦的鲜美爽口滋味吧?

去年我在日本成田机场转机,久闻日本拉面很有名,就希望在机场尝尝慕名已久的日本拉面。买的拉面的韧性虽然差点,叫濑面好像更名副其实,幸好我点的浇头是深绿的海草,别具风味,看着象是猎猎舞动着蓝色海湾的风,清新悦目,结果引得因为拥挤而同桌的几位东南亚华裔大妈们眼睛发直,垂涎三尺,因为她们点的面浇头显然比较油腻倒胃口。我隆重推荐之余,深表同情又不禁暗自得意:面条相识可谓满天下,知己究竟又有几人呢?

 

在上海时有一阵周末去徐家汇的地铁商城一家小餐馆吃过桥米线。店里生意清淡,门可罗雀,我的同伴们也都去吃肯德基什么的,说好饭后再会合逛店,结果只有我一个人坐在这家店堂里。我知道即便是粉面知己,也是难得,自然不嫌寂寞。好在这家店的米线质量丝毫不打折扣,用料总是新鲜清爽,一丝不苟。半大海碗的鲜汤在微波炉里转得滚烫,一小碟嫩绿的生菜和几片薄薄的粉红的生鱼和猪肉,一小碗米线雪白粉嫩,一股清新撩人的淳朴本真米粉香味,隐隐约约有万种风情,让人心旌摇荡,不由自主。鱼肉片在漂着油花的滚汤里一涮,马上烫熟变白色,再加入生菜,最后倒入米线,就是鲜美可口的过桥米线了。我满心希望他们生意兴隆不要倒闭,可以让我源远流长地把过桥米线进行到底,曾经建议他们在店堂里贴画渲染过桥米线的传说。后来有一阵没去,再去时却见店堂里人潮汹涌,水漫金山一样的队伍排到过道里,原来改卖给附近白领的午餐盒饭了,从此不仅一座难求,米线水准也已差了很多。我终于依依不舍地挥别,到别处去寻觅米线,继而米粉,然后是炒米粉,久而久之,见到餐馆菜单上的一个字就要相思泛滥。

 

粉面知己的生涯,难免有一厢情愿,失意失望和失落的时候。曾经欣欣然在中国城的餐馆里订了新加坡炒粉,端上来的根本不是想象中细软白净的炒米线,却是干涩得难以下咽的油炸方便面,难免黯然神伤。不过,伤过的心就象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一阵被思念折磨得不堪憔悴的时候,见到炒粉什么的,还是会眼睛一亮,怦然心动,宁愿错了再错,甘心上当的。几天前在中国城一家门口写着拉面饺子的餐馆,看到菜单上的肉丝炒粉,爱恋的心又蠢蠢欲动,特意问服务员,这不是油炸方便面吧?回答说不是。我也希冀着,这不是粉丝就是拉面,毕竟门口写着是拉面馆么。等到服务员端上来一看,还是垫着一盘细碎的油炸方便面,上面铺了层青椒茭白肉丝,我心里只有哀叫:错错错!莫莫莫!难怪餐馆都有委屈死。原来错爱的感觉,是气恼,是责怪,是怨恨,。。。说不清的心痛。

 

可是,谁让我是粉面知己呢。莫逆之交,即使历尽磨难,痴心依然不改。纵然爱恨交织,恨,只是一瞬间的,马上就会过去,而爱入骨髓,是永远的痴迷,无可救药。此情绵绵无绝期。

 

 

刊登于2006年4月13日<侨报>